所谓一体化,即是指将原本分离的多种单元集合 于一个单体当中的一种设计概念。一体化的生活污水处理 技术,就指将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反应、沉淀和污泥回 流各个单元,都集中于一个反应器中,这样的设计能够大大 减少污水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若根据处理的水质、水量 要求选择合适的单元设计,不仅能提高反应器的抗冲击能 力,而且还能实现脱磷、除氮及中水回用。 一体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一般是指处理能力在 500立方米/天以下,集污水处理工艺各部分功能,一般包 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沉淀、消毒等于一体的生活污水处理 装置。其中采用的工艺主要有全程厌氧工艺、生物除磷工 艺、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氧化沟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 艺(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 工艺)等。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尤其适用于污水量较 小、分布较为分散、市政污水管网难以收集到的污水。我国 2010年出台的《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也明确鼓 励采用一体化装置处理农村生活杂排水,相关的产业优惠 政策也即将出台,它在农村推广的前景非常广阔。 高效增氧水体原位修复技术 乡村河道自然水体溶解氧含量低、内源污染严重、生化作用缓慢,曝气可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举措来提升水体溶解氧水平、强化水体自然修复能力、改善水环境质量。相比于传统气泡,微纳米气泡具有停留时间长、产生羟基自由基、强化传质等特点,在水处理中具有显着优势。目前现有的水力剪切式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气体吸入量难以控制,气泡释放受流体影响严重,微孔曝气装置易堵塞、供氧不均匀、氧利用率低、制作及运行成本高。 针对当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研发了一种新型高效曝气增氧装置,其基本原理基于变螺距螺旋切割,即切割腔体采用变螺距设计,装置*额外的旋转动力。该螺旋切割装置主要由外管道和腔体组成,切割腔体是由离散化切割叶片螺旋叠加而成,切割叶片厚度为0.2 mm、形状类似“十”字型,按照变螺距螺旋线方程通过中心轴叠加形成空间螺旋面。 该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产生的气泡直径小,比表面积大,气液两相接触面积大,可有效强化氧的传质效率,达到更高的饱和氧浓度,且达到饱和的时间较短; (2)将流过该装置的气、水分子团及各种悬浮物和溶解于水中的大分子**物切割细化,增加物质相互作用的接触面积,强化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3)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不易堵塞、操作方便、维护和使用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4)具有更高的氧总转移系数、充氧能力和氧利用率。 工艺特点 1植生净化型乡村河道生态护坡技术 传统的乡村河道护岸主要考虑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修建的硬质护岸隔断了水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导致河流失去原本的结构和生态功能,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土保持;之后发展起来的生态混凝土技术对于水质较差的乡村水体环境适用性不强,且与乡村自然风貌不协调。 针对乡村河道自然土坡护岸易遭受冲刷、掏空、塌陷、水土流失,传统护岸技术与生态保护的发展趋势相悖等问题,本研究研发了适用于乡村生态环境的植生净化型河道护坡技术——耦合微生物型生态袋护坡,以实现对乡村土质岸坡松垮段护坡及硬质护坡的生态化改造。 菌种载体选用碱处理稻草和活化沸石,试验菌群为驯化脱氮菌群和驯化工程菌群。研究发现,菌种—载体—组合植物共生体系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其中,脱氮菌—稻草—植物共生体系净化效果较佳。稻草不仅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附着场所,而且缓慢释放反硝化所需碳源,可促进微生物增殖,同时稻草获取方便、价格低廉。 2生态排水渠技术 雨水径流引起的面源污染逐步得到重视,沟渠兼有排水和集水的功能,是截留农村非点源污染物的关键设施。生态沟渠是通过特殊的护坡、水生植物种植等方式,对传统沟渠进行修复改造,是非点源污染源头控制较有效的管理措施之一。本研究为实现生态沟渠的升级改造,将小球藻固定化技术和生态沟渠技术相结合,围绕不同组合植物筛选、小球藻固定化技术及藻球-植物联合沟渠开展研究。